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后,做笔记是大家都熟悉的事,但很多人只是机械抄写,根本没发挥笔记的作用。今天分享九宫格笔记法,一张纸就能理清重点,普通人一看就会用~
一、啥是九宫格笔记法?
九宫格笔记法,就是把一张纸划成9个格子(也能根据需要改成12格、15格),用这种结构化的方式,帮你带着目的读书、学习,还能锻炼写作思路,特别适合读“致用类”书(像自我提升、职场技能、理财这类,想解决实际问题、用到生活工作里的书)。
问题区(读前提的问题) | 问题区 | 问题区 |
---|---|---|
素材积累区(金句、案例) | 主题(书名/文章名/课程名) | 素材积累区 |
反思区(思考怎么用) | 反思区 | 反思区 |
知识点格子(对应问题的答案) | 知识点格子 | 知识点格子 |

二、怎么用九宫格笔记法?
(一)用来读书、学知识
- 第一步:读前提问题 拿到一本书、一篇文章或者要学新章节前,根据书名、封面、目录,提出3 - 5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,写在九宫格的问题区。比如读《学会写作》,可以提:“怎么写出吸引人的开头?”“怎么把故事讲得生动?”“怎么让文章有逻辑?” 这样带着问题去读,就不会漫无目的啦。
- 第二步:读中填内容 阅读的时候,找到和问题相关的答案、让你有启发的观点,精简地填到九宫格里对应的格子里。要是遇到金句、案例、小故事这类好素材,就写到素材积累区。
- 第三步:读后写反思 读完后,在反思区写收获、疑问,还有接下来要怎么用学到的东西。比如学了写作技巧,就可以写“下周试着用‘故事开头法’写一篇公众号文章”。
二、用九宫格笔记法写作,超轻松
想写文章没思路?用九宫格也能搞定!把文章主题写在中间格子,然后从左上角开始,往四周发散写和主题相关的词汇、思考角度。比如写“夏天”,周围可以填“西瓜”“空调”“游泳”“毕业”等,逼着自己想出不同方向,文章布局就清晰啦~

三、九宫格笔记法的好处
- 读前:明确读书、学习目的,带着问题读,效率高;
- 读中:能顺手积累好素材,以后写东西有存货;
- 读后:清楚学到的知识能解决啥问题,知道下一步怎么用。
色彩浴效应,指人的大脑只会主动捕捉“自己关心的信息”。 九宫格笔记法就巧妙利用了这一点——提前列出的问题,如同给大脑装上了“信息接收天线”。
你会不自觉地在生活里,去搜寻和这些问题相关的答案,进而发现以往忽略的细节。 通过先设问,能让你在面对毫无头绪的事时,找到获取信息、解决问题的突破口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九”只是个象征,要是你觉得九个问题太多或太少,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灵活调整问题数量。 想通这一点,你还能探索九宫格笔记法更多的用法,像用来写复盘、梳理工作、规划生活等。
相关推荐
Loading...